首页 > 热度 > 正文

万家灯火 有我守候②|“指尖”上的非遗,塑造出浓浓年味 全球讯息

2023-01-23 18:46:05来源:交汇点  

非遗迎新春,年味有传承。

“孩子们,你们知道面塑是怎么做成的吗?”大年初一(1月22日)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刚刚结束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手工展演,又走进馆内的非遗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精彩有趣的面塑手工课。对她来说,春节合家团圆时,正是她最忙的时候。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书城、社区,各类课程已经排满了整个春节。面对面地交流,手把手地演示,钱翠芳总想把面塑这项指尖上的非遗传递给更多的人。

假日不打烊,捏个面塑萌兔“艺”起过年


(资料图片)

“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癸卯兔年第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寓意智慧祥瑞。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面塑课堂,我们捏面塑萌兔‘艺’起过年……”钱翠芳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课程。孩子们端坐在桌前,既好奇又兴奋,时常忍不住用小手捏一捏桌上准备好的各色面团。

中国的面塑艺术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文字记录,现存最早的古代面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再配合工具划、切等步骤,从调制材料到构思布局,面塑制作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精雕细琢……”钱翠芳一边介绍一边手里捏着一根竹签,红、黑、白、蓝等各色面团在十指间经过捏、搓、揉、压,又在工具刀灵巧地点、切、刻、划下辗转。不一会儿工夫,一个栩栩如生提着灯笼的“玉兔”形象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精致手工面塑“塑”出的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参加面塑课的孩子家长张周周告诉记者,今年姐姐一家五口人来南京团聚过春节。一大家人中有四个孩子,听说民俗博物馆里有面塑课程,非常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能在大年初一,通过亲手制作面塑感受非遗文化,这就是年味。”张周周说。

参加面塑课的匡沐阳是第一个做好面塑萌兔的。她说,自己很喜欢做手工,剪纸、折纸等都做过,学做面塑却是第一次。课堂上,老师一直说小手就是画笔,可以做出最可爱的玉兔。用牙签和面团就能做出可爱的小动物,这让她觉得很神奇。在钱翠芳的指导下,孩子们制作的面塑玉兔一个个憨态可掬。

除了面塑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春节期间还有江南丝竹、南京白局等非遗表演和空竹、泥塑、古筝、琵琶等体验课程。

享受动手的快乐,独创“纸盘面塑”

上完面塑课,钱翠芳在记事本今天的日程上打了个钩,又看了下明天的计划安排。她告诉记者,未来几天她在民俗博物馆、书城、社区等地还有不少课,受众从三岁到八十几岁都有。“与过去老手艺人养家糊口不同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面塑。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之前大多数活动都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有两场直播围观人数达到百万人,远远超出预期。前段时间,我还给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们在线上过一堂面塑课,大家非常喜欢!”钱翠芳说。

回忆起与面塑的缘分,钱翠芳说爷爷是自己的启蒙老师。小时候,爷爷捏面塑,她就围坐在旁边看。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让她觉得十分有趣。小小的艺术种子,就在那时候埋进了心田。师范专业毕业后,钱翠芳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她教孩子们学做面塑享受动手的快乐。在不断的教学中,她发现插在竹筷上的传统面塑很容易被揉坏,放在平面上就更容易携带和保存。因此,她独创了“纸盘面塑”。在纸盘上做面塑,不仅方便学员操作,而且面塑做好晾干后,还可以作为挂件或摆件。

“面塑不但能开发孩子们的智力,还能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有一次吃饭,饭桌上的特色面点给了我灵感。我尝试用蔬菜汁做面塑,很成功,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这种能看又能吃的面塑作品。后来,面塑这门技艺成为了幼儿园的特色课程。”钱翠芳说。

有幸遇到了好时代,努力让非遗文化更“年轻”

2018年是钱翠芳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那一年,面塑成为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潜心研究,钱翠芳于2020年2月成为南京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将面塑技艺掌握得更加扎实,非遗项目传播得更好,钱翠芳离开了工作30多年教师岗位,专心致志研究面塑。

她经常到图书馆看书、查阅资料,定期走访老艺人,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不断实践,面塑题材范围也逐渐扩展到各种生活元素、各种动物、卡通人物、生活物件等,甚至连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被她创作出来了。除了亲自带传承人,钱翠芳还广泛地进行公益授课,瑞金路小学、考棚小学、浦口区青少年宫、秦淮区青少年宫等都有她的课程。在街道组织的助老助残公益活动中,她也教老人和残疾人做面塑,用手工艺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谈起过年,钱翠芳说自己学校刚放寒假时就已经陆续排满了春节前后的日程,实在无暇和家人欢聚。“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非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受重视。一方面,政府部门不断为我们搭台唱戏,走进博物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群,让他们了解喜欢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不只是面塑,剪纸、窗花、皮影戏等等过去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被年轻人喜爱,很多人出于兴趣爱好专门研究和学习。虽然节假日十分忙碌,但我觉得自己有幸遇到了这样的好时代,我要通过努力把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好更远。”钱翠芳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爽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民俗博物馆 栩栩如生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