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度 > 正文

江苏苏州:养老变“享老”让生活更美好

2023-05-17 18:34:57来源:苏州日报  

姑苏区供图

围绕丰富的医疗资源,打造以苏大附一院为核心的三级为老医疗体系,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建立覆盖全社区的为老服务中心,让老人也能“饭来张口”;同时,老年大学、“时间银行”等创新为老服务机制更是让老人从养老变“享老”——今年以来,姑苏区苏锦街道聚焦老人养老问题,打造多样服务,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老有所医


(资料图)

寻医问药不犯难

“我们帮您用手机就能挂号,没带身份证、医保卡都没关系。”近日,在苏锦街道苏锦一社区,社工曹静帮忙为黄奶奶预约了内分泌科的专家号,“您到时段,直接去就行,凭手机上的电子就诊码即可到诊室签到。”

看病难、挂号难一度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预约挂号更是难。随着苏大附一院更新挂号系统,求医只带一部手机就能享受快速诊疗。苏锦一社区为此专门为辖区老年人办起了“代办挂号”业务。“我们社区老龄化较为严重,很多老人都不会手机挂号,那么我们社区就帮老人预约。”曹静告诉记者,“以前手机预约,还需要上取号机重新拿号。面对触摸屏,老人还是不会。现在我们社区帮老人手机线上挂号,他拿着手机直接就能去诊室。我们社区就是老人的‘挂号窗口’。”

依托辖区丰富医疗资源,平江新城进一步完善社会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站三级式医疗网络,充分满足居民看病就医需求。“大病、急病、难病,我们引导居民去往三甲医院;常见病我们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快速诊治;而一些慢病,居民们在社区服务站,就能享受‘家门口’的取配药服务。”平江新城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当前,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市级特色中医科室,借助“医联体”资源,每周均有3名来自苏州市中医院、市立医院的中医专家前来中心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资源;新天地家园北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分级诊疗,让患者在家就能看医生;汇翠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健康驿站,定期邀请医院专家前来讲座和义诊,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家门口的医疗”,安享健康生活。

老有所养

日照助餐大温暖

星光社区是姑苏区最年轻的社区之一,由此前的星光村动迁撤村建居而成,辖区居民主要以安置小区锦华星光苑为主。“这里以前是农村,一些老人搬进了城市高楼,还不是很习惯。”星光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农户老人们大多和子女住,饮食多由子女照顾;现在住进高楼,子女也都进入企业上班,老人们的伙食成了一大难题。”

近日,随着星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开餐,老人们欢欣不已。“我们老两口中午在家,两个人也烧不了什么菜,出门吃碗馄饨也没有。”因为是新建小区,周边商业配套尚未全部配齐,住在星光苑的王奶奶说,“现在好了,我们老年人也有‘食堂’了,13元一顿,不贵。”

记者在这个日间照料中心看到,整个照料中心环境整洁,内设餐厅、休息室、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理发室等功能区域,主要为老人们提供就餐、日间休息、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等服务。若老人腿脚不方便,需要送餐上门时,仅需一通电话,工作人员便会将美味配餐送上门。闲暇时,老人们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读书看报、闲话家常,中心每天都设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

平江新城以“幸福助餐工程”为契机,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打造新城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和辖区多模式养老服务机构构成街道养老服务资源体系,为服务苏锦地区老人形成合力。目前新城共有10家在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1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标准化建设助餐点,2家挂牌助餐点,共同为广大老年人打造方便舒适的“夕阳红”生活。

老有所乐

服务社会“夕阳红”

在光华社区“时间银行”互助餐厅,活跃着一群银发服务员,薛阿姨今年六十多岁了,在这里义务为老人服务,和她一样忙碌的还有十多人。“我刚退休时,总是闲不住,想找点事情干,在这里服务大家挺好的。”薛阿姨通过服务赚取时间积分,可用来兑换其他人为其开展的志愿服务——“老年学堂”“居家就医”“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各种针对老人的服务,让老年志愿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也能有所帮助。

苏锦街道积极打造老年志愿团队,助老扶老、以老养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让消极养老变成积极“享老”,“老有所为”激活社区活力。在苏锦二社区,老年党员志愿者组建起了一支“海棠红韵服务队”,为在助餐点订餐的有困难或者失能、高龄、空巢老人当起“外卖员”,送餐上门;在汇翠社区周末文明扫除行动中,一群红蓝马甲爷爷奶奶活跃在最前列。

而在老年大学苏锦教学点,舞蹈、时装表演、书法、声乐、京剧、手机摄影、太极拳等22门特色课程,更是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早上起来,到老年大学活动室锻炼身体;锻炼完到教室上课;中午可以和大家一起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活动室下棋、跳舞、谈天说地。”今年恢复教学后,老年大学600个名额一下子全部报满,满足了老年人享受高品质晚年生活、能力拓展和回馈社会等多方面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苏报记者 李渊 苏报通讯员 丁浩宇)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